站内导航

  • 首页
  • NBA

    47周岁!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时至今日科比为何令人如此难忘

    2025-08-24 15:06:08

    1978年8月23日-2025年8月23日(美国当地时间),科比-布莱恩特迎来了47周岁生日。

    科比-布莱恩特虽然在2020年1月27日因直升机事故永远离开了我们,但人的“死亡”其实有三次。

    第一次是一个人的心跳和呼吸停止,生理功能和自主意识完全丧失,这是他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

    第二次是一个人的躯体被安葬,随着葬礼结束,人群散去,这是他社会意义上的死亡

    第三次死亡是指一个人被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,个体在历史中彻底消失,这代表了一个人在文化意义上的死亡

    正如诗人臧克家在《有的人》中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道:“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”——在文化传承的角度和层面,他们其实还活着

    所以,当再有人问你,科比死了么?

    只要有人还没有遗忘他,他就依旧存在于文化精神传承之中。那么毫无疑问,时至今日,科比和他的曼巴精神依旧鲜活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。

    在文化传承的角度,科比为何令人如此难忘?

    凌晨四点的洛杉矶,勤奋、毅力、坚韧,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一课。

    “那些你早起的时光,那些你熬夜努力工作的时光,那些你觉得太累了想放弃却还是咬牙坚持的时光,那就是梦想的力量。不要在乎终点有什么,要享受旅途的过程。即使最终没能实现梦想,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伟大的事情随之伴生并终生受益”。

    科比并不是在NBA出道即巅峰的天赋派,反之,他用勤能补拙让自己成为了NBA史上技术最全面的人之一。

    1996年选秀大会,高中生科比直至13顺位才被选中,艾弗森、坎比、马布里、雷-阿伦、丹皮尔、波塔潘科都比他更被看好。事实也确实如此,菜鸟科比场均仅得7.6分1.9篮板1.3助攻,投篮命中率41.7%,1997年季后赛西部半决赛G5投出了四次三分球“三不沾”——在生涯起步阶段,他的天赋、能力以及基本功都上不了大场面。

    “那一晚,我回到洛杉矶已经凌晨三四点钟了。我去了家附近的高中,投了24小时一整天的球,无数人因为几个三不沾看扁了我”。

    科比的成长和进步没有秘密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起早苦训,“如果没有天赋那就不断重复”

    科比三年级场均出战37.9分钟,场均得到19.9分5.3板3.8助,三分球命中率仅有26.7%;作为对比,三年级的詹姆斯场均31.4分7.0板6.6助,三年级的东契奇场均27.7分8.0板8.6助——可见科比并非最有天赋的那批球员,他直至生涯第5个赛季才首次场均得分突破25分。

    美国男篮2008年在拉斯维加斯训练营期间,“我们一起去了夜店,回到酒店差不多是5点半、6点,当时科比已经练得全都湿透了!”

    科比连续十五年入选最佳阵容、27-34岁稳居最佳一阵、34岁依然是联盟最佳一阵得分后卫,不是他多有天赋,而是勤奋、刻苦、毅力、坚韧成就了伟大。

    NBA从不缺少得分手,艾弗森、麦迪、卡特与科比并称为“四大分卫”,但科比生涯取得的高度为四人之最,打磨技艺和弥补短板是科比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  科比生涯12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,其中3次二阵,9次入选最佳防守一阵

    1999-00赛季,21岁的科比生涯首次入选最佳防守一阵,年轻体能好可以理解;2010-11赛季,32岁的科比生涯第9次入选最佳防守一阵——横跨11年的时间,他的防守一直保持在联盟顶尖水准

    2005-11赛季,科比连续6年入选最佳防守一阵,期间还拿了2个得分王、1个常规赛MVP、连续六年场均至少砍下25.3分攻对手最能防的球员,防对手最能攻的球员,2012-13赛季即使34周岁仍能入选NBA最佳一阵,这就是科比-布莱恩特的专注力,攻防两端,无休无止,持续了整个生涯的压迫感!

    不仅防守如此,他在进攻技艺上更把自己打磨到了极致。

    1998年全明星赛,科比在对位乔丹时向他请教如何在背身进攻时观察防守者的位置。此后,他接受采访公开表示:“我的确偷师了迈克尔-乔丹的所有技术”。

    他的三分球在生涯早期并不出色,第六个赛季场均三分球命中率仅有25.0%(0.4/1.7),产量和效率都不理想;2002年休赛期,他重点打磨了三分球,2002-03赛季场均三分球命中率飙升至38.3%(1.5/4.0),效率和产量都有了质变,他凭借三分球精进生涯场均得分首次突破30分大关。

    2008年总决赛湖人被凯尔特人击败后,科比休赛期向奥拉朱旺请教梦幻脚步完善背打技术。在奥拉朱旺众多高徒之中(霍华德、詹姆斯、姚明、安东尼、科比),大梦夸赞科比真正掌握了脚步精髓,是真正可以出师的球员!

    攻防一体,自主学习,弥补短板,无限接近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-乔丹,这是科比的性格使然。

    60分完美谢幕,“亲爱的篮球”,热爱是人这一生最好的老师。

    2013年是科比NBA生涯的分水岭,为了把湖人带进季后赛,科比兑现了承诺,也因毁灭性跟腱断裂大伤急速陨落。

    命运在科比生涯末期一直在和他开玩笑:他跟腱断裂养伤8个月后复出,仅打了6常比赛左膝胫骨骨折再次赛季报销;科比养伤10个月后复出征战自己的第19个赛季,只打了35场比赛,又遭遇了右肩旋转袖肌腱撕裂,再度赛季报销——三次大伤,三次赛季报销,心中的苦涩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    2015-16赛季,相对健康的科比开启了自己“最后一舞”,他出战了66场常规赛,2012-13赛季后生涯新高。他用单场60分的退役战表演宣泄着自己这些年的全部情绪,20年来遍体鳞伤,但经过漫长岁月的苦练留下了刀刻般的肌肉和条件反射般的基本功,这60分并非偶然,年复一年的热爱、专注度、勤奋、自律、刻苦,那是岁月对一个人类个体所有正能量美好品格的最终嘉奖。

    勤奋刻苦,近乎偏执的求胜欲望和竞争心态,热爱、执着、严厉、回击、无惧,曼巴精神决定了一个人的这些品质在各行各业都可能取得成功。

    科比把自己压榨到了极致,在追逐伟大的旅程中,正如他所言,即使最终没能成功,这些品质也会让人终生受益。

    曼巴精神激励着全世界无数各行各业的人,我们时常怀念他,正如他激励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。科比-布莱恩特,47周岁,生日快乐!

    死亡从不是生命的终点,在文化传承层面,那些爱我们和我们所爱之人其实一直都在。